目前國內外已經開發(fā)出了多種餐飲垃圾處理設備技術,歸納起來主要有粉碎直排法、厭氧發(fā)酵制沼發(fā)電法、發(fā)酵制肥法和高蛋白飼料轉化法。在餐飲垃圾有效資源化利用領域,目前國內外主要的技術方法有厭氧發(fā)酵法、堆肥法和飼料利用等。
其中,粉碎法最為常見的就是在歐美等國家廣為使用的廚房垃圾粉碎機。其原理主要是利用錘頭在高速旋轉時產生的慣性力將垃圾擊碎,再通過齒板、齒田的相對運動進行再次切割、研磨,粉碎后的垃圾隨下水道沖走,匯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統(tǒng)一進行處理。該方法僅局限于家庭內就地處理食物性垃圾,處理規(guī)模小,而且會大幅度地增加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負荷,有關專家對此頗存疑義。
餐飲垃圾的厭氧發(fā)酵是在特定的厭氧條件下,微生物將有機質分解,其中一部分碳素物質轉換為甲烷和二氧化碳。該方法通過中溫厭氧發(fā)酵工藝,首先將餐廚垃圾在預處理單元進行預處理,調整其含固率、C/N 比,而后進入?yún)捬醴磻b置,在中常溫下進行厭氧處理,發(fā)酵結束后通過氣體收集、凈化單元進行處理,可將沼氣作為民用燃料或用于發(fā)電,沼氣也可經分離提純系統(tǒng)進一步提純成天然氣,作為車用燃料或作其它用途。厭氧消化技術在國內的應用還不成熟,由于餐廚垃圾油分和纖維素含量高,易導致厭氧過程過度酸化;且最終生成的產物沼渣和沼液造成二次污染,必須進行后續(xù)處理,加大處理難度和投入成本。
國內外運用較多的堆肥技術是餐飲垃圾的高溫機械堆肥法。好氧堆肥占地面積大,處理時間長,易產生大量臭氣;以混合收集為主,分選效果差,餐廚垃圾中雜質多,不易分解,肥料質量差;病原微生物未徹底消除,肥料中重金屬高,銷路不暢。餐廚肥料含鹽高也是一個突出問題,易造成土壤鹽漬化。因此,目前該技術的應用存在諸多弊端。
餐飲垃圾處理設備生產線以餐飲垃圾預處理、高溫濕熱滅菌、離心脫水、微生物好氧發(fā)酵和干燥為主體工藝,對餐廚垃圾飼料化處理、肥料資源化利用。鼎力餐飲垃圾處理設備專家重點開發(fā)研究高溫蒸汽濕熱滅菌技術,保證飼料或肥料產品的安全無害性,并有助于后續(xù)的離心脫水、脫鹽和除油工藝。同時,利用微生物技術對預處理后的餐飲垃圾進行好氧發(fā)酵,降解垃圾中大分子成分,生成多種小分子營養(yǎng)物質提高產品品質和特性。此外,在進行預處理和發(fā)酵干燥的過程中為保證環(huán)境的清潔,將有害氣體集中收集通過高能離子除臭系統(tǒng)進行處理,最終達標氣體可直接排放。油水分離后的廢水經過厭氧發(fā)酵后COD 值為12000mg/L,與車間沖洗廢水、設備清洗水和生活污水一同進入污水處理系統(tǒng),達標后排放。